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奋力画好西藏交通“工笔画” 当好“四个创建”开路先锋

日期:2023年06月19日 来源: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进交通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等作出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交通运输系统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交通运输的新战略新部署与具体工作贯通起来,学深悟透、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奋力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在交通运输领域变为生动现实。


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做好交通运输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围绕交通运输的先行官职责使命、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建设交通强国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把交通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科学指导并有力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我们要深刻把握当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发展定位、深刻把握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发展目的、深刻把握建设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确保西藏交通运输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发展。

二、从“战略补白”的高度谋划推动交通规划建设治理,加快推进交通强区建设,在服务推动“四个创建”中展现交通系统的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

狠抓规划引领,着力优化交通规划体系。围绕交通强区建设,坚持科学严谨、适度超前、协同集成、统筹融合,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主动对接国家政策和投资方向,从“战略补白”的高度谋划推动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统筹腹心地区和边境一线布设,统筹铁路、公路和机场布设,坚持“两头用力”,科学布局交通主骨架,优化支线交通网,畅通“毛细血管”,着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狠抓内引外联,着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围绕提升内引外联水平,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打造立体互联、一体融合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质量、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

狠抓循环畅通,着力构建综合运输服务体系。立足“现代化经济体系”大格局,聚焦“双循环”大背景,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推动运输服务转型升级,持续增加高品质、快速化、多元化运输服务供给,打造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狠抓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运输服务现代化、行业治理现代化和人才队伍现代化为重点,有效推进交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将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综合施策、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奋力谱写西藏交通运输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证。

政治思想建设方面。发挥好厅党委和厅属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各级领导班子示范带动作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交流研讨和讲专题党课,引导厅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组织建设方面。我们将坚持讲政治、扬正气,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树好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扎实实施“育、引、用、留”四大工程,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素质。

作风建设方面。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实施办法,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自治区党委“四查四问”“八个落实”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抓好调查研究,突出“认真”“落实”两个词,实现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责任化、责任落实高效化。

制度建设方面。围绕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监理检测、资金拨付、招投标、施工履约等关键环节,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提升制度的针对性、执行力,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用权;持续推动法治交通建设,以放管服改革为切入点,推进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行业治理效能。

党风廉政方面。压实各级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检部门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