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这里驻村,他们在这里奉献!
占根卡村是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格当乡辖行政村,位于格当乡中部,金珠曲峡谷地带,海拔1900多米。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主要农作物为青稞、小麦、玉米和黄豆,经济作物有辣椒、苹果、野梨子、花椒等。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驻占根卡村工作队就扎根在这里。
积极协调 转移就业
2020年3月6日,一场关于安排当地百姓车辆运输施工水泥的协商会在厅驻占根卡村会议室召开,驻村工作队,国道219线项目指挥部工程部,格当乡党委、派出所、所属各村两委、各村运输车队等相关方就安排当地百姓车辆运输施工水泥各方面细节达成一致,按照使用本地机械70%的比例进行安排,但运输车辆(台班机械)需购买商业保险、车辆年审、行驶证、驾驶证、营运证等手续必须齐全。
▲厅机关驻占根卡村工作队队员对扫盲考试相关要求进行讲解
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索朗次珍是带着两个孩子的单亲母亲,外出打工的话照顾不了年幼的孩子;在家照顾孩子无法外出打工挣钱,致使家庭收入十分有限,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了解详情后,与天丰公路驻地项目办多次协调与努力争取,安排建档立卡户索朗次珍做项目办清洁员,不仅为索朗次珍带来稳定可观的收入,而且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
该村村民嘎玛索朗,一直未组成自己的家庭且有转移就业的强烈意愿,4月初,了解该情况后,工作队在征求他本人同意下,积极与公路建设驻地项目部协调和争取,给嘎玛索朗安排了安保员的职位,每月工资5000元,包吃、包住,项目部还免费提供床上用品、日用品、保安服等,解决有劳动能力群众转移就业难题。
为帮助提高本村群众的经济收入,驻村队积极与驻地建设项目办衔接、努力争取,共将该村6辆运输车、2辆装载机、2辆挖掘机衔接参与到公路项目建设当中,通过转移就业为村一半以上的群众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此外,积极衔接村5名群众(其中3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到驻地项目务工,当保安、做保洁,月工资5000元。通过此类举措,大大帮助提高了我村群众的经济收入。
扶贫助困 社会帮扶
4月10至15日,为帮助该村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减轻家庭负担,帮助该村3名在读大学生减轻就学压力,工作队队长次仁积极与安扎拉公路施工队联系,积极发挥社会救济力度。施工队总经理任正南发动施工人员自发捐款,共筹集到扶贫助困及爱心助学金30000元整。专门召开扶贫助困、爱心助学金分配商讨会,公平公开公正、科学合理分配,受捐助者通过写感谢信和献哈达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祝福。
▲“扶贫助困、爱心助学”捐助活动现场
任正南说:“希望能够和当地群众早日打成一片,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同时也会尽力帮助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
受捐助者丁增曲珍表示:“会铭记捐助者们的恩情,作为驻地群众,我们要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当地各项项目建设,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并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安心人士的帮助下,志智相扶,在脱贫路上不掉队,努力靠自己的辛勤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扶贫助困、爱心助学”捐助活动现场
驻村队积极发挥社会帮扶力度,分两次共筹集到38000元扶贫助困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困难、增加了经济收入。
包户帮扶 情暖人心
4月初,在走村入户、开展慰问、送生活物资时了解到包户帮扶对象阿扎、阿贡两位五保户的腿脚不便,于是村驻村工作队给阿扎、阿贡购买并送去拐杖,便于其日常走动。了解到五保户老人阿扎、阿贡家中没有收纳衣服的衣柜,驻村队为其送去了简易式收纳衣柜和衣架,并在现场耐心教会叠放衣物及用衣架挂衣服的步骤,提醒她们要将日常不穿的多余衣物要统一放在衣柜里,并将其养成习惯。
雨季来临,五保老人家门口的过滤水池中又积满了沙子、淤泥,并且水池周围堆积的沙子既不美观又对老人的出行带来了有些不便,关注到这番景象后,工作队带着铁锹来到五保户家门口进行了清理、平整积沙,把过滤池中的积沙、积淤泥清理干净;把水池周围的堆土、堆砂,搬到到马路两侧进行铺开、平整,一定程度上为老人的出行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不定期入户了解帮扶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的困难等,通过资金帮扶、经常性的物资帮扶,为帮扶对象送去食品药品、衣物、改善生活设施等,并开展惠农政策宣讲和感党恩教育。为五保户老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改造房屋烟囱位置、更换窗户玻璃、粉刷房屋墙面;为腿脚不方便的村民购买拐杖5根;为五保户家庭经常购买食物、药品、生活用品;为村里孕妇慰问水果、营养品,为五保户老人购置衣物、鞋帽等。寻常小事件件普通,其中大爱情暖人心。
诚心办实事 竭力解难事
2021年2月中旬,该村五保老人次培绕杰因身体不适前往墨脱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经住院检查发现是前列腺肥大致使的无法小便。2月21日下午,接到县医院来电,电话内容为县医院受医疗条件限制目前无法完成前列腺肥大切除手术,只能通过导尿管进行引流,若长期使用导尿管会导致感染发炎等,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建议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救治。
为此,工作队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协商,安排车辆及驾驶员与村“两委”班子代表一同赶往县医院办理相关转院手续,将次培绕杰送至林芝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过程中,驻村工作队承担了次培绕杰及陪同人员在转院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吃、住方面开销。此外,由于次培绕杰为五保老人,在本村、乡内无亲属,因此针对其在就医过程中无陪护人员这一问题,工作队多措并举,一方面积极协调村“两委”班子成员,依托群众力量为其寻找就医陪护;另一方面通过多方渠道寻找其失联多年的儿子。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找到了其目前定居在林芝市林芝县更张村的儿子,并通过电话沟通后确定其愿意在父亲到医院进行治疗期间进行陪护,且于2月22日成功帮助次培绕杰及其儿子、儿媳、儿孙三代在巴宜区实现了团聚。
占根卡驻村队始终扎根于群众,全心全力为群众谋幸福、解群众之难,持续关心关爱村内其他五保老人,了解他们的的生产生活等状况,并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
“我深刻感受得到农牧民生活的艰辛,能够为群众办成一件实事、好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通过一件件实事好事的落实,更让我体会到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你当亲人。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每遇到困难,我就会静下心,暗自告诉自己,既然来驻村,就应该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为这片土地留下点什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驻占根卡村工作队队长次仁说。
驻村工作队积极主动加入到村民劳作队伍,手中拿起铁锹翻挖土地、清理土壤中的石块、做到与百姓“同劳动、心连心”。把为民服务工作开展在方便百姓的田间地头上,与村民一起在这片青松翠柏环绕的土地上种下了希望。
▲疫情期间 ,驻村工作队干部对从外地返乡的本村大学生进行体温检测
“我兜里时常装着一个小本,把村里的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收入、党团员人数、低保户等基本情况都记下来,做到心中有数;除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困难外,闲暇时,还喜欢到村民家里走走、聊聊,听听他们的家常里短,在谈笑中,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讲法律知识和惠民政策。驻村工作是平凡的,但看到群众脸上的笑容,听到他们的一声声谢谢,这种平凡让我感动、让我留恋、让我的人生从此有了一份宝贵的财富。”次仁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正是由于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占根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相信在未来,该村群众生活会过得更加美好。